近段時間,關于女性生育的話題不斷引發討論。從Ella自曝產后后遺癥,到中國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,再到專家建議“開放三胎”。顯然,社會對生育的需求與個體對生育的謹慎呈現出一種張力。
生孩子對年輕人來說意味著什么?對女性來說又意味著什么?是像老一輩人說的那樣“年輕人越來越自私了,所以不愿意養孩子”?還是像男性認為的那樣“女性自我意識越來越盛,所以不愿生孩子”?抗拒生育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?
“我篤信,生育是最嚴肅的生活哲學。我既不逃避對生育的懷疑,也不逃避對生命的深情?!彼魏凇渡龑υ掍洝返姆饷孢@樣寫道。
從女性主義者專家到全職太太,從丁克族到新手媽媽,在與16種身份女性的對話中,宋涵真誠地探討了女性關于生育的困惑,對自我身份的認知、對婚姻的理解、對親情的感受、對選擇的惶恐等問題。
生有生的歡喜,不生有不生的恬淡,我們不否認任何一方的觀點,只希望每一個有著關于生育迷思的年輕人,最終都能在生命的驚濤駭浪上,擁有一次智性之辨。
《一切生孩子的理由,我都可以否認掉》
文 | 宋涵
2012年6月
D,我的丈夫
看完午夜場電影,我和D找了一家小龍蝦大排檔坐下。在嘈雜的路邊和昏暗的燈光下,人更有一種搖搖晃晃的傾訴欲。
1
“今天的電影打幾分?”D問我。
“七分吧,還不錯?!蔽艺f。
“喲,分挺高啊?!彼牢覍﹄娪暗目量?,能及格的不多。
然后冷下場來,兩個人拿起手機刷了刷。
夫妻之間,能說的話也不多,不像多年前做朋友時,一聊總能聊幾個小時,不知道是因為那時太過年輕,還是因為現在太過熟悉。
我想起我們討論過的一個懸而未決的話題。
“你說,你為什么喜歡小孩?”我問。
D立刻坐正了,知道我又開啟了嚴肅模式。
“就是喜歡小孩啊,看到小孩就覺得很可愛啊?!?/p>
“所有動物在小時候都很萌啊,可那只是它們很短的一個階段,遲早都會長大的。 ”我不以為然,“我小時候也可愛,你看,那個炒龍蝦的打赤膊的油乎乎的大叔也曾經很可愛,所有快要死的干癟的顫巍巍的老頭兒也曾經是肉乎乎的嬰兒,那又怎樣?你能在我們這些大人的身上看到一點兒以前做小孩的樣子嗎?”
“那是人的必經階段,你還是不能否認孩子可愛啊?!?/p>
“那只是你一廂情愿地喜歡 ‘孩子 ’這個特定階段,并不是真正喜歡這個人。你并沒有想過他將來會長大,會衰老,會變得和所有大人一樣,一點兒也不可愛。到他不可愛的時候,你這種單純的因為孩子可愛的理由,還站得住腳嗎?那你是不是就有理由對他不耐煩了呢?”
“不會啊??吹胶⒆映砷L,即使不可愛了,也有另一種成就感啊?!?/p>
“說實話,你看到一個小孩的時候,會想象他未來的樣子嗎?無論一個小孩現在看起來多么天真純凈、無憂無慮、嬌嫩欲滴,他都可能變成任何一個你討厭的成年人?!?/p>
“我不會想那么遠。 ”D好像早已習慣了我的“心理陰暗 ”,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適,只是簡短地表明了態度。
“這就是我和你的不同,也許是我和大多數人的不同。你只看到眼前的東西,只貪圖享受它靜止的一面,卻不想它將來的變化。 ”一聽到D說“不會想那么遠 ”,我就在心里給他翻白眼,又一次給他貼上了“頭腦簡單 ”的標簽。
“你太悲觀了,一個小孩也可能長成一個很有意思的人,難道你對所有的大人都這么沒有信心嗎?”D說。
“不是我沒有信心,是你盲目樂觀,我只是考慮到了更多的可能性?!?/p>
“好吧,就算是一個普通人,就算他平庸,一個平庸的普通人也讓你那么討厭嗎?”D問。
我愣住了,沒想到他會這么問我。我飛快地想了一下,好像還真的有很多愚蠢的人是讓我討厭的,于是毫不留情地說: “對,我不喜歡很多人,更怕生出一個我討厭的人?!?/p>
我看見D無奈地望著我。
2
話已至此,一條無形的大河無聲地流在我和D之間,把我們隔開,在這沒有月亮沒有星星只有煙塵繚繞的午夜里。
我積累了許久的疑惑和思慮,此刻突然好像找到了對手,必須要一股腦兒倒出來。
“來, ”我說,“在生小孩這件事上,你能想到的所有理由,我都可以否定掉?!?/p>
“生孩子是絕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,這也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,我不認為有你想得那么復雜?!盌說。
我抓到了大把柄,激動起來:“就是因為太多人想得太少,這個世界才這么多悲劇。生孩子怎么能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在做,就隨波逐流呢?人不是動物,不能只顧著繁衍啊,你生下的是一個人啊,他有知覺,有思想,有喜怒哀樂,你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你將影響他的一生,人在生育之前,是不是至少應該想想:我能夠對這個行為負責嗎?連想都不想的,和動物有什么區別?只是因為‘別人生,那么我也去生 ’的做法,不是最最自私的嗎?指責丁克族自私的人,比丁克族自私太多,而且愚蠢太多了?!?/p>
“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像你那樣,想個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才去生孩子,很多人的確是在比較迷糊的狀態下生了孩子,或者僅僅是出于一種本能,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能成為負責的父母。我身邊有不少人,恰恰是生了孩子以后才快速地成熟起來的?!?/p>
“這是在拿生命開玩笑好嗎?萬一生下來以后不喜歡孩子呢?萬一這個父母一直成熟不起來呢?這是讓這個孩子自生自滅嗎?”
“你這是極端的情況,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絕對。 ”
“錯了,生活就是這么殘忍。我看起來像在死磕,對嗎?那是因為太多人對生活抱有無知的僥幸心理,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?!?/p>
“你認為你可以對他人的生活做絕對的判斷嗎?你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,你也無法去揣測他們生孩子就是出于無知的僥幸心理?!?/p>
“對某些人,我就是可以判斷:那些只生不養的人、那些生了孩子就拋棄的人、那些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塌糊涂卻毫不克制地生一大堆孩子的人、那些指望孩子來拯救自己的人,還有,那些控制孩子來滿足貪欲的人、那些虐待孩子的人,他們不僅是無知,更是惡毒?!?/p>
3
“我明白你說的。 ”D說,“不過我們可不可以不討論人類,只說說我們的選擇?”
“你確定你想要孩子嗎? ”我認真地問。
“是的,我確定。 ”
“那你告訴我,你為什么想要孩子?誠實地說。 ”
“我覺得這是人生的一種必然經歷,一種很重要的經歷,陪著一個孩子長大,生活會多很多樂趣、很多成就感?!?/p>
我忍住沒搶白。
D繼續說下去:
“你知道清田螺嗎?小時候我們從河里撈來田螺,下鍋之前要在清水里養一兩天,讓田螺把身體里的沙子吐干凈。我看著水盆里的田螺,它們就是靜靜地等待著被人吃掉。當人不斷衰老,也會有這種感覺吧,你的生命在逐漸消逝,而你無能為力。在孩子身上,你的后半生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,你會因為有了孩子而活得更豐富,更有動力?!?/p>
我說: “首先,我的樂趣和成就感并不需要通過子女來實現。人應當在自己的所作所為里去尋找和建立樂趣與成就感,這才是穩固而長久的。在子女身上找成就感,是一種懶惰和怯懦的轉移,回避了自身的任務;更何況,子女如果真的很有成就,那首先是他自己天賦和努力的回報,而不是來自父母,父母因此而沾沾自喜未免過于自以為是了。其次,我不認為年紀大了人就是等死的狀態,中國的老人就是活得太沒意思了,人到中年就想著退休,無所事事,自己找不到樂子就寄托在孩子身上,孩子承受得起嗎?衰老和死亡是一個人必須面對的,這件事孩子也幫不上什么忙?!?/p>
“當一個人老了,有孩子和沒有孩子還是不一樣吧。你把衰老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。你有沒有想過:當你真的老了病了,你最希望看到的應該就是親人和子女了吧,否則你還能指望誰呢?你敢把自己的身體完全托付給誰呢?”
“如果這樣說,那你養孩子不就是為了功利性的養老嗎?這算是一種交換?你養他長大,他伺候你終老?”
“你為什么要把人和人的關系想得這么功利呢?比如我愿意對我的父母好,愿意照顧將來年老的他們,并不只是為了回報他們,而是我對他們有感情?!?/p>
“但你生孩子,還是出于某種為未來保障的意味,出于某種對衰老的恐懼。你并不是無條件地對孩子無所求?!?/p>
“我當然會盡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,不給子女帶來多余的麻煩,但你說的不是無條件的無所求,你說的我有恐懼,我也不能否認這一點?;蛟S我不純粹吧,我就是一個俗人?!?/p>
D的坦誠讓我安靜下來。
4
“你想要孩子還有什么理由? ”我不死心,
“我就是找不到理由?!?/p>
“難道你不想孕育我們共同的孩子嗎? ”D說,“我想和你有一個孩子,一個屬于我們倆的孩子,見證和延續我們的感情?!?/p>
“你的這個理由聽起來很浪漫,可抱歉,還是無法打動我。我覺得愛情無須孩子來見證。相反,沒有孩子還能持續的愛情才更純粹。更何況對我來說,生孩子是一件太重大、太重大的事情了,可能是我余生里做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,我無法容忍我在想不清楚的時候就去生孩子,我太怕我會后悔。所有的事做錯了我都可以去接受、去彌補,可唯獨一個孩子,我把他帶到世界上來,就再也不可逆轉了?!?/p>
“可是不生孩子你也可能會后悔的,有一天你不能生育了,這也是不能逆轉的?!?/p>
“這種后悔是我一個人的事,至少沒有讓另一個生命來遭罪?!?/p>
“……那么,你是確定不要孩子了?”
“我不知道。我只是找不到生孩子的理由,我……有點怕。 ”
“怕什么? ”
“怕后悔。怕我的生活發生不受控制的變化。怕我不喜歡那個孩子。怕這個孩子因為我而吃苦。如果,一定要我現在生孩子,那就是在逼我?!?/p>
“我不逼你,但是我想要一個孩子。兩年前你說不太想生孩子,我以為你會漸漸改變主意。到現在,一說到生孩子你就十分抵抗,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?!?/p>
“我知道。這一年來我也越來越焦慮,好像一個想了很久沒有答案的題目要趕緊解答出來,否則沒法交代。對你,我也要交代的。畢竟,一段婚姻里,要不要孩子,不是一個人說了算。盡管我覺得很多人都在胡亂生孩子,很不負責任,我也不能說你想要孩子就是錯的。當然,我不想生孩子也不是錯。我們都沒有錯。只是在這個根本的問題上,這兩種觀點沒法相互說服?!?/p>
“你要把一件事百分百地想清楚才去做,那是在為難你自己?!?D說。
“你知道嗎?有時候我在想,我們為什么要結婚呢?其實就是沒有太想清楚,不知道婚姻意味著什么。那時候太年輕?;橐鍪且环N社會機制,如果純粹只是為了兩個人的感情,完全可以不結婚的?;橐鲎钪匾墓δ苤?,就是為小孩提供穩定的家庭。而我們,恰恰沒有討論過孩子的問題就結婚了,我們都以為對方和自己是同步的想法——哪怕不那么確定,也懷有那么一點僥幸?!?/p>
“是,雖然當時我也并不太明白婚姻意味著什么,但我一點兒都不后悔這樣的不明白。我從來沒有一絲懷疑和你結婚的選擇?!?/p>
“謝謝你的認可??墒沁@兩年我想得越來越多,顧慮也越來越多,生活并不容易。我從來就不是單純天真的小女孩,這些年的經歷告訴我,我做的每一個重要決定,最終都是要我自己來承擔責任的,到了關鍵時刻,他人的溫情也好,善意也好,都不能理解和分擔我的難題。我必須清楚地衡量我是否有能力去承受,我必須做一個鋒利到冷酷的人,而不是一個溫情泛濫、不顧后果的人。我不能因為你想要孩子,就去生,我要自己想清楚。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達不成共識,我們的婚姻或許無法維持下去,因為我們都不能耽擱彼此太久。我們得有心理準備。這是我們的現實?!蔽艺f。
買完單,我和 D離開鬧哄哄的人群和火紅的小龍蝦,走在灌滿夏風的街道上,心里各自裝著無法妥協的那一部分。
本文節選自
《生育對話錄》
作者: 宋涵
出版社: 生活?讀書?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
出版年: 2017-1-1
編輯 | 杏花村
主編 | 魏冰心
圖片 | 電影《巴黎淘氣幫》